月刊沿革
逢甲人月刊於民國81年創刊,今年10月(372期)創刊邁入31年,而民國81年也是逢甲大學創校31年,「31」具有特別意義的數字。逢甲人月刊的前身為「逢甲校友通訊」,於民國62年發行最初是一大張紙的季刊,經過幾個階段的演進,在歷屆社長、總編輯及編輯團隊的努力,繼續向前邁進。
逢甲人月刊這一部時光列車,31年來不斷向前推進,一路記載、分享逢甲大學教學卓越的榮耀、學校與校友共同的生活日誌。
漸進轉型 注入專業領域知識饗宴
辦雜誌很簡單但要持續很困難,市面上的雜誌琳瑯滿目、種類繁多,且隨著資訊的發達,每月成千上萬的電子書,而逢甲人月刊創刊31年也是雜誌類的老鳥,如何延續、發揮雜誌的功能及價值是必要也是充分條件。綜觀市售的雜誌存在的價值,都有專業文章,基本的粉絲、通路、功能。
逢甲大學工商起家培育無數的優秀、傑出校友,良師益友也豐富了文章的內容,逢甲人月刊才得以漸進轉型,近年來分類擴大報導,分為六大主題為:1.校園焦點、2.師長、企業傑出、優秀專訪、3.名家專欄、4.知識饗宴、5.校園采風、6.各地校友會動態。
書中自有黃金屋,逢甲人月刊封面人物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界CEO及高級主管,每月報導該公司核心價值、競爭力,及學長姊從求學到職場努力不懈的奮鬥歷程,到最後自己創業有成。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別人的優點是自己學習的榜樣;所謂「觸類旁通」雖然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如何轉化成自己的動力,長期閱讀相信能給自己建設性的啟發,也值得職場上工作者借鏡。
另各類專欄知識饗宴文章涵蓋管理學、醫學、數位轉型、氣候變遷ESG、社會責任、理財分析、人生經營哲學、會計稅務及校園采風各院所等文章。
紙本、電子書並行時光列車邁向未來
我們不能回到過去,但珍貴的文化資產是屬於我們共同的回憶,這些越來越多的文化資產,也必須保存分享讀者。逢甲人月刊時光列車,也必須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八年來師長、企業專訪,大師、名家專欄、校園采風、校友動態等豐富的文章以及未來的文化資源會陸續增加,月刊數位電子書今年十月上線測試,紙本為主、數位為輔,屬於逢甲人的時光列車向前邁進,列車有大家共同的回憶及你、我學習的元素,歡迎共同見證歷史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