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AI智慧與企業的社會創價

  • 05 Aug 2023
  • 第370期
  • 文.圖/汪浩(社會創新學院院長)
A+ A-

社會創新學院

研究室外傳來忐忑的敲門聲,輕的幾乎聽不到,未曾謀面的筱青,滿身大汗瑟縮地站在門口:「汪老師,我想請你當我的指導教授,…」,筱青的媽媽是後天聾啞人,身體孱弱,筱青從小陪她看病,與醫生溝通。然而當她高中畢業離家後,媽媽與醫生間,就像不相容的手機系統「轉圈圈」,拿到的總是止痛、消炎、退燒藥,小疼痛成了慢性病。三年來,筱青奔波各地求解答,最終來到我門前。「沒問題的,AI正在改變世界….。」我強忍眼淚送她出去。 我們正身處兩個互相拉扯的極端世界,一方面氣候變遷衝擊我們的社區,讓弱勢更弱勢,災難更頻繁,另一方面數位產業如火如荼,ESG資本市場大行其道。聯合國一再警告:Leave No One Behind!否則如果讓這兩股力量扯斷了社會連結,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事實上每一家公司或法人,都可以透過社會創新,黏合這兩個世界。只要問一下Chat GPT:人工智能如何協助社會創新,答案是:AI可以因應複雜的社會挑戰,改善社區福祉。容許我幫Chat GPT補充回答,透過AI的社會創新,還可以幫公司賺到錢。 

在當前少子化與超高齡雙重夾擊,以及遠距生活碳足跡的壓力下,我跟林依瑩以及台灣大學一家衍生企業合作,挑戰醫療與環境系統附載過重的問題。逢甲大學社會創新學院運用聯合國ICDA的方法學導入這家企業的AI,改善社區居民生理數據量測的效度,降低社福與醫療依賴,在自己的社區就可以相互照顧,全面而即時的診斷還提供心理諮商。對這家企業來說,提前進行市場布局,解決偏鄉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開發P2P商業模式。


逢甲大學社會創新學院的學生在中寮偏鄉的行動,
為AI創造價值。

許多人質疑學生用AI交作業或取代教師,導致教育危機。對我來說AI卻是轉機。在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繳交書面報告或短視頻作業,曠日廢時,以致投機取巧或作業太差。如今我們讓AI輔助教師,在教學內容與速度上,提供個別化學習體驗,鼓勵以前只想「搭便車」的學生主動獨立作業,還為教師騰出時間,專注學生間的差異,量身定制教學回饋,Leave No One Behind! 

資訊系統服務的公司也可以協力逢甲大學善盡永續責任。在我負責的兩項USR計畫裡,我們正尋求預測模型,來優化能源消耗與廢棄物管理。AI分析的衛星數據監測森林與水文,追踪野生動物數量,在氣候危機的情況下,前景一片看好。我們在眉溪和中寮的經驗發現,透過傳感器或社交媒體,AI演算法都可以幫助政府辨識社會環境衝擊,縮短災難應變時間,建立韌性國家。

 

AI還是ESG市場、解決缺工或提升員工福祉的利器。AI信用模型可以為弱勢者提供金融服務,布局金字塔底層的商機,幫助政府提高社福支出的效能。只要為筱青媽媽開發手語/口語雙向識別APP,在台灣至少有10萬人的市場。我因為兼任喜憨兒基金會的董事,了解到許多歐洲國家為缺工的企業媒合身障者就業,只要提供AI訓練,他們就能獨立就業,甚至是最穩定的人力資源。許多老闆不知道,企業參與包容性社會,反映在報告書裡,就是ESG資本市場的大利多。

近日學校產學處傳來一家印刷電路板標竿企業集團的邀約,他們的技術正在全面翻轉我們的世界。然而在AI時代裏,有溫度的敘事能力是企業競爭未來的前沿,而真正能讓人們感動的,是它所創造的良善故事,或許筱青需要的不是202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CODA〉 (Child of Deaf Adults)的激勵。解答就在企業的AI智慧裡…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