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專業學院
前言
「海口放送」計畫席捲2022美國IDA設計獎/建築公共空間類/榮譽獎(IDA Design Awards,Architecture Categories/Landmarks,Symbolic Structures,Memorials,Public Spaces,Parks,Vistas,Plazas)、2023柏林設計獎/都市設計類/銀獎(BERIN Design Awards,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Silver) 、2023美國繆思設計獎/景觀設計改造類/銀獎,(USA,MUSE Design Awards,Landscape Design,Landscape Renovation, Silver) 、2023台灣建築園冶獎、2023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優質獎以及2023台灣景觀大賞(社區營造、創生發展類)優質獎。 這個社造創生行動實踐係指內政部營建署、文化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等跨部會資源整合型專案,由建築專業學院呂耀中助理教授所帶領的專業團隊共同推動。
台西第一街的課題及策略
台西街區早期是沿海地帶重要社會經濟活水處,具有潛力及兼負生活圈服務機能之城鎮核心地區。整體街道只有九百公尺,是台西鄉內保存最完整的老街,日據時代至本省光復初期,一直是台西鄉政商雲集的地區,昔日醫院、診所、旅社,都開設在沿線,車水馬龍,經濟繁榮,曾有「台西第一街」的稱呼。
面對全球化、少子化的大環境結構問題,加上原有人口密度遠低於縣市級主要市區,產業結構改變、城鎮整體服務機能萎縮導致青年外流移居,上述現況無形中成為該地區整體風貌發展的難題根源。 透過本計畫將街區公共環境整體總體檢,與民眾及社區溝通對話;配合鄉街發展願景,為台西鄉創生重新定義出一套新商業模式。從具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節點優先推動,透過公園綠地及閒置空間再利用,改善鄉街環境景觀與整體觀光導覽脈絡、系統、設施;以友善體驗設計、美適性、場所精神、地方感等設計發想依據,打造一個安全、人本、產業活化兼備的魅力宜居小鎮。
整體規劃構想
本計畫以社會設計的手法,解決在地人口老化、人口外移、產業經營困難的課題;透過實質的硬體空間改善,整備鄉街生活的基本需求,改善人本環境、提升街道景觀美適性;透過新、舊店家的產業文化調查、轉譯、包裝、行銷,藉此整合社會設計、空間設計、品牌設計等跨域設計專業,共同打造「海口放送」的地域品牌計畫(圖一)。
圖一:海口放送計畫概念圖。
綜上考量進而推展出整體規劃行動,以安居樂業作為願景,分別呼應到「人」,相關利害關係人包括居民、商家、社群、組織;「地」面向包括空間、景觀、文化、歷史、地理、文化資產、海洋;「產」面向包括養殖漁業、鄉街老商號、新店家、文教相關事業。以下分項針對目標、策略、行動、KPI做詳細說明(圖二)。
圖二:海口放送軟硬體整體規劃行動架構圖。
軟、硬兼施的綜合性成果
為落實台西地方經營、創生的永續營運可能,從各項主題工作坊、活動展演、空間參與式設計、產消鏈結等,嘗試與地方現有組織、地方關係人、店家等進行合作共事,特別是在地青年社群、店家二代、創業型工作室等加入本案行動,有別以往地方工作單向找尋傳統社區組織,跳脫操作框架直接切入生計經濟議題,持續攪動地方參與的能動性。
除了硬體空間改造,同時著重於社會與經濟兩個層面。社會層面,「重構」在地社群公共參與,跨組織合作治理,加強社區人才培育工作,透過各項活動辦理,凝聚居民情感及共識,奠定社區發展之基礎;「建構」關係人口與支持系統,引進專業駐村協力地方創生事業,支援場域營造、青年進鄉全階段的友善支持。
透過參與賦權於民
參與式工作坊針對各個主題分別規劃了相對應的內容,相關主題包含了整體性、地域品牌、合作經濟、藝術參與等四大類型。針對四大類型主題,分別邀集地方利害關係人參與,並透過團隊的協助及引導,共同討論彙整出後續相對應的行動方案,再分別由設計團隊、營造團隊、地方協力執行。
「參與」將使用者帶入設計流程(圖三),確保設計產出是符合他們真正的需求的。參與式設計可幫助專業者釐清焦點與目標,發現使用者的定義與需求,找到正確的問題方向,進而深入使用者環境,明白使用者需求,讓設計更貼近使用者。
圖三:參與除了是貼近民意的方法,更是重要的行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