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機械工程學系於九十學年度提案申請「機械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經教育部審查後回覆本工學院機械與航空兩大學系屬同質性領域,建議以兩系師資與設備加總共同申請「機械與航空工程研究博士班」,經修正申請書後,獲教育部核准3名博士生名額並於九十一學年度起招生開班,故乃有跨院系教學資源整合模式之「機械與航空工程研究所博士班」成立。
智慧機械
逢甲大學為了培養博士級人才,在原本機械、航空專業取向的機航博士班中增設計算科學領域,納入應用數學系部份師資、設備,正式於民國九十二年起實施。透過三系跨院系教學資源的橫向整合,期能培育出具備整合能力的計算科學人才,使研究生具備多元性發展的特色,並可銜接至產業界高級研發人力的運用。
「機械與航空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設立之初,即是集結「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航空工程學系」、「應用數學系」等三系師資及設備,採取跨院系教學資源整合模式進行招生,為了能使機航博士班教學資源的整合更具效益與彈性,自九十七學年度起奉准轉型為「機械與航空工程博士學位學程」。學位學程強調協調與整合,在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方面上,院系配合學程需求提供空間與設備支援,協調教師的教學內容,並建構達成知識整合的相關機制,同時訂定學生核心能力,依據核心能力規劃課程而設計學習地圖,以提供研究生修課指引。
彎形流管分析
因此本博士學位學程為全國唯一跨院機械、航太及數據科學教學資源橫向整合之博士班,培育具備整合能力的工程科學人才,使博士研究生具備多元性發展的特色,並可銜接至產業界高級研發人力的運用。同時,逢甲大學位居中台灣的最佳地理區位,對於中部地區產學合作及區域資源整合已累積深厚的能量及經驗,多年來與在地群聚產業合作既廣且深,是中部規模最完備、技術最精良、產業最深耕的綜合型大學。
為因應產業發展與需求,本博士學位學程擁有優秀專業的跨領域師資,致力於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具之高階人才;另一方面,為配合優質教學與重點研發且具備智慧機械、航空太空、大數據科學等專業知識與關鍵技術之實作環境,持續建置與提供跨系特色教學場域,協助博士級研究生之專業技術養成,並透過產學前瞻技術鏈結,共同協助產業創新發展,培養務實研究人才和紓解產學落差,以加速產業升級及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