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系創立於1974年,即將迎向第50個寒暑,在歷任系友、老師及教職員們的共同努力,無論在教學品質、學習環境、學術研究及產學合作等各方面皆有明顯的進步,而為了滿足電機及資訊相關產業的需求,本系在1992年成立碩士班,培育高階專業電機人才並提升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的量能。隨著近年來高科技產業日新月異,為了迎上其瞬息萬變的腳步,本系將原本分流並行的電磁與能源、光電及電波三個學程所涵蓋的課程資源與研發量能重新整合規劃,打造出更適合電機與資訊領域與時俱進的平台,主要領域之間除了原本的垂直發展之外,亦包含了教學課程、研究資源以及相關產業的橫向連結,使資源的統整與分配更有彈性,團隊的合作與協調更加靈活,學生的選擇與發展更貼近未來。
重新整合規劃後,本系目前共包含五大領域:
智慧能源與電力系統領域:涵蓋電力系統、電機設計、電力電子控制與再生能源等範疇,為結合了電磁、能源、控制以及資通訊等技術的整合性工程科技。以淨零碳排與能源應用為目標,提供先進智慧電網、電力配電工程、AI能源管理與預測、電動車三電技術、軌道工程及馬達設計與控制等課程模組。鼓勵同學考取電機技師與技術專業證照,參與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計畫。
5G/B5G電波領域:涵蓋無線通訊、感測、網路及遙控等,在訊息聯繫、安全駕駛、居家照顧及物聯網等蓬勃發展的先進智慧生活科技產業中的重要技術,以及仰賴電磁波信號的傳遞與處理才得以達成應用的相關技術,同時提供5G NR實體層技術、5G毫米波天線設計以及寬頻收發關鍵技術等課程模組,鼓勵考取RFID、電磁相容及天線設計等證照以推廣電磁教育、學術研究、產學合作。
5G/B5G電波領域。
微波/生醫工程系統領域:涵蓋電磁波、天線與傳播、微波,其整合了電子、電機及資訊相關課程,提供學生在電波工程領域的基礎教育及培養在相關微波通訊上的應用。其中電磁學不但是此領域最基礎的課程,亦是非常應用導向的課程。其目的在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基本理論、觀念及實作能力。
先進光電系統領域:涵蓋顯示科技、光電系統、光纖通訊與光纖感測,包括液晶顯示器、光學薄膜、光電精密量測、紅外線系統、光纖通訊、光纖工程、光學量測、全像光學等。除一般基礎課程外,另依不同的發展方向,訂定基礎與進階的專業課程以熟悉光電工程相關理論與應用技術及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結合現今熱門的AI技術精進高科技光電技術之發展,開發如新穎式光纖感測系統、智慧型光學系統、微結構光學系統、自動化精密光電檢測系統等智慧型光電系統。
半導體光電/IC系統領域:涵蓋之相關產業如半導體製程、面板技術、數位電路設計、感測模組開發、生醫感測等技術。而相關技術都須仰賴光學、電學、半導體物理等基礎學能,並搭實際應用的專題演練,以培養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推廣半導體光電與IC工程相關技術之教育、學術研究、產學合作為此領域發展主軸與特色亮點。
半導體光電/IC系統領域。
以上各領域皆已配合產業發展需求,安排包含基礎理論、核心技術以及專業應用等循序漸進的連貫性課程,提前為當前主流「微學程」導向的課程規劃做好準備。提供同學們在權衡未來升學或就業時,能夠多元化吸收新知,培養自我的能力、性向、興趣、價值觀及人格特質,同時彈性化設定自己適當的目標與途徑,為未來的生涯規劃做最妥善的準備。
本系為了與國際接軌以及持續改進教學品質,已連續通過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IEET),足以證明本系的教育品質。未來本系教師依然將會以愛心與耐心持續提升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與競爭力,朝向成為國際第一流電機系所的目標而努力,同時會深耕品德教育、學習態度與團隊精神,讓電機系畢業生成為企業界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