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商業組織的資產負債表,包含資產、負債與權益。負債與權益是資金來源,使用負債的資金具有償還本息的責任,使用權益資金具有滿足股東投資回報期望的義務。資產是資金的使用面,其目的包含創造當期營收、維持組織運作、以及推動企業成長與發展。生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也包含資產、負債,及權益。商業組織的CEO,必須善用負債與權益的資金,努力做好資產的經營與管理,創造獲利用來滿足股東的期望,生命公司的CEO也有相同的使命。
生命公司的流動資產:包含體力、心力、能力、群力,以及財力。是日常用來面對生存、生活與生命等課題所需的種種資產。體力加上心力即一般所謂的精力,相當於商業組織的現金。
生命公司的固定資產:包含:體魄、關係與人脈,是用以維繫生命運作與存續的資產,可經過經營、鍛鍊來強化,但也會隨時間而遞減效用。
生命公司的無形資產:包含:智力、觀念與本性,是用以提升生命力的一項非實物性資產。主導判斷、選擇,並用來培養長處、美德、施捨,及慈悲之善性。
生命公司的或有資產:係指一種先天帶來的資產,暗助一個人事事順遂的能量。相信有生命輪迴者,前世福德就可成為資產;若不相信,則無,故稱「或有」。
生命公司的負債:包含請託、祈請、操勞、允諾、以及欺瞞。這些一般負債是被借來用以獲取對自己的好處而產生,負有將來返還之義務。
生命公司的或有負債:不順時,總會覺得是冤親債主之追討;不信輪迴者,則無。
生命公司的股東權益:對個人的存在寄以厚望的人構成生命公司的股東,概可分為九類:
自己、父母、親人、人生伴侶、師長、朋友、伙伴、國家社會、及精神寄託物。這些生命股東,投入種種精神面或物質面的力量與關愛,期待每個人能夠好好經營自己的生命,創造最大的幸福以回報。
生命會計的應用
生命會計引用商業經營的理念,從會計報表的結構與解讀,體認個人經營生命是一項當責表現(Accountability)。透過這個概念,可以瞭解:什麼是人生追求的幸福(What)?以及為何需要創造幸福(Why)?至於如何創造幸福(How)?如何衡量幸福程度(Where)?以及不同生命階段對幸福觀的改變(When)?等幸福議題,值得綜合探討,開創一門「幸福學分」的課程來推廣,除可強化商學知能外,並習得一項生命修練的新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