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前身為國際貿易學系)明年即將邁入成立60周年,回顧過去的國貿系,培育國際貿易人才達14000餘人,傑出系友廣布各行各業,今年獲得逢甲大學傑出校友獎的本系系友,就有周純堂(南山人壽經理)、郭安貴(華櫻工業董事長)與劉元智(信義房屋總經理)。展望未來的國貿系,在獨特的地理環境下,台灣走向國際市場是無可避免的道路,相信同學們在疫情趨緩後,必將繼續昂首闊步,邁向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國際貿易人才的搖籃】
逢甲國貿系不僅歷史悠久,同學們也非常優秀,本系學生在參與在全國性的「國際貿易大會考」,屢屢獲得極佳的成績,今年共有五位同學獲得獎學金,是獲獎同學最多的大學,國貿系的同學除了透過此證照檢視過去的學習成果,有藉此機會取得國際貿易人才生力軍的入場?。除此之外,國貿易系的陳泓孜同學,獲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貿易教育基金會所頒發的「傑出國貿人才獎學金」,該獎學金每年只頒發給全台各大專院校國貿相關科系,在英語能力與傑出國貿人才潛能的前10位同學,陳同學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為逢甲國貿之光!
本系江怡蒨老師老師(左一)指導貿易小尖兵赴新興市場實習計畫獲第三名。
【台灣國際農產貿易的幕後推手】
相信許多逢甲國貿系的畢業系友,在學期間都有修過楊明憲老師所開設的「國際農產貿易」課程。實際上,楊老師開設這門課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讓國貿系的學生對於台灣的各種農業貿易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自從2021年開始,鳳梨釋迦、蓮霧、石斑魚等農產品,陸續被中國大陸宣布禁止進口,也因此國際農產貿易所衍生出的各項議題,突然間受到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公共電視節目「台灣新眼界」也在這樣的背景下,特地邀請國內知名的國際農產政策專家,目前服務於本系的楊明憲教授,針對目前台灣農產品貿易所面臨的挑戰進行專訪。楊老師在受訪中強調,臺灣農產出口應該要開拓更多不同的市場,而不是過度倚賴單一市場,政府在輔導農民種植相關作物時,就要從生產端把品質控管好,這樣未來要進軍各個不同市場的時候,就能符合當地規範,降低非關稅的貿易障礙,讓臺灣農產品能夠外銷到更多的國家去。
【烏克蘭學生在逢甲國貿發聲】
本系碩士班為了能與國際接軌,於五年前進行轉型,所有課程改採全英文授課,讓國內的同學享受到「免出國,也能享受到在國外讀書的學習環境」,實施至今,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籍同學申請就讀。以110年入學的碩士班同學為例,就有來自德國、法國、墨西哥、帛琉、緬甸等10個不同國家的學生入學就讀,當中最特別的一位,就屬身材高挑、來自烏克蘭的柯易和同學。柯同學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在逢甲國貿所求學期間,也不忘為遠在千里之外的母國發聲,特地使用烏克蘭的國旗做為發想的起點,創作了七件藝術品為烏克蘭發聲。在偶然的情況下,TVBS新聞台得知這項消息,特地到位於台中的逢甲大學訪問柯同學,柯同學除了大聲疾呼「No War!」之外,也不忘感謝台灣各界在這段期間,對於烏克所伸出的援手雨堤供各項支持。
本系碩士班烏克蘭籍柯易和同學接受TVBS專訪。
【新南向貿易小尖兵】
國貿局為了鼓勵國內的各大專院校學生,能在就學期間以數位力加上國際力,積極協助台灣的各大企業搶攻新南向市場,因此每年都會舉辦「貿易小尖兵實習計畫」,過去國貿系師生參與國貿局所舉辦的貿易小尖兵活動,每每都能拿到優異的成績,今年國貿局共補助逢甲大學三組同學執行赴新興市場企業實習計畫。受限於疫情嚴重,最近兩年貿易小尖兵改採「遠距實習」模式,鼓勵企業與師生共同學習運用數據資源進行國際拓銷,成果也相當豐碩,本系今年在貿易小尖兵赴新興市場實習計畫「貿易小尖兵馬來西亞遠距實習計畫(偉聯金屬)」,以GTH/Trade Map平台蒐集企業目前主要出口國的數據資料加以分析,幫助企業尋求可開發的國際市場,該計畫在全國40支隊伍中獲得第三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