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契合國家綠色能源前瞻科技、未來綠色能源產業人才的培育、及逢甲大學研究發展等需求,進而發揮服務社會之功能,以綠色能源來加速國內外企業邁向淨零碳排之目標,乃成立「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綠色能源科技人才培育
「綠色能源發展」為逢甲大學校務主軸之一,而綠色能源碩士學位學程長期推動「綠色能源教育」,契合國家綠色能源前瞻科技發展,培育未來綠色能源產業人才,並以呼應我國2050淨零排放路徑為長期推動目標,在既有生質能基礎上以氫能源發展之工程技術為主要領域,結合校內現有相關跨系所研究人力及資源,積極的為綠色能源科技發展及人才培育做出貢獻。經由學術交流、技術轉移與人才培訓等機制提昇國內、外學生在綠能科技的知能與技能,進而成為亞太地區綠能科技教學與研究的重鎮。
國際生質氫能領航者
為因應國際再生能源發展趨勢,逢甲大學在2010年成立綠色能源發展中心,為跨領域的一級研究單位,全力在師資及研究方面支持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是國內少見專攻生質綠能的研究所。本學程雖歸類在工程與科學學院,但因系統整合牽涉領域廣泛,常有大量頻繁的跨院系合作及資源交流,例如:研發電池儲能技術,需與同在理工學院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合作;研發發電機組等設備,需倚重資訊電機學院的電機工程學系;估算產業化的成本效益,須跟商學院會計學系討論;設計智慧綠建築之空間規劃,牽涉建築專業學院等,皆非單一科系可以解決;須落實各領域橫向交流,才能產出具「綠金未來」的國內、外特色成果。而國外實績的產出,有賴於亞太經合會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的工作平台,將逢甲大學與東南亞各國知名大學牽起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因此,本學程對學生的訓練,是培養能深入、亦能觸類旁通的創新領域研究能力,面對更具挑戰的未來能源,是具有務實解決能力的領航者。
生質氫能國際會議。
呼應淨零碳排,綠能學程做先鋒
面對國內政府及產業界拋出「淨零碳排」的實際需求,於課程上積極導入符合ISO系統的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計算、能源管理系統之專業知識於課堂中,並由學程禮聘具有實務經驗的教師進行授課,希望能讓學生學習到最新的系統資訊,同時可以由教師分享的案例實務,讓學生確實了解實場進行的方式,因此,此課程的教學方式也落實了李秉乾前校長所引入並推動之CDIO?(Conceive-Design- Implement-Operate)教育系統,透過實務課程進行激發,引導學生構思(C)、設計解決方案(D)、並運用教師實驗室實施(I)、最後實際操作是否可行(O),讓學生透過參與老師實質執行的計畫,配合完整訓練,確實的掌握操作方式,完成交代的教學任務,並將表現優異的學生,於其畢業後就轉介進入企業工作,與業界無縫接軌。而透過此完整的系統化課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能量,再輔以教師的產學加值服務,將有助於企業更快速的找到淨零碳排的突圍對策,並落實減碳工作。因應全球減碳海嘯來襲,本學程的「淨零碳排X環境永續」系列課程,以具有專業輔導經驗的師資為基礎,發展系統化的學習地圖,從認知養成、專業基礎、到進階技術培訓,透過系統化的課程,培育綠色升級轉型所需要的人才,將可提升台灣產業集體的綠色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