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通識教育中心 一個機會改變一生

  • 05 Jun 2022
  • 第356期
  • 文.圖/翟本瑞(逢甲通識中心主任)
A+ A-

每個校友都告訴我:「主任,當年我們口才不好、英文不好,就業和升遷時吃了大虧,希望學校協助學弟妹加強英文、口語表達能力。」幾年的努力,情況有些改善。


同學參加Hult Prize國際競賽,亞洲區第二名。

A哥,大學時當過社長並舉辦中區五校聯合競賽,在一堂通識課程中激學習熱情,進入實驗室吃苦,被送到義大利國家研究院和全球一流科學家一起做研究,拿到逢甲和泰國雙碩士學位,其間參加過3場國際競賽並拿到佳績、2場國際研討會、4次國外實習、發表5篇國際期刊論文(其中超過3篇IF>3)、去過6個國家學習,如今進入台大博士班就讀。他說:「老師,我現在真的認為沒有什麼會難倒我的,我真的是個國際人。」

B姐,底標英文透過國際體驗計畫到斯里蘭卡、吉爾吉斯、捷克擔任國際志工,大學時到過9個國家15個城市,畢業當年就考上專業執照,取得北京清華大學碩士,走遍大江南北。她說:「原來我的英文沒有想像中的爛。在全英語環境下,為了溝通,非說不可,只有靠自己,沒人能幫你。」

C姐,立志4年要把繳的學費賺回來,到史瓦濟蘭、約旦、菲律賓擔任國際志工,走訪約旦、義大利、以色列、梵蒂岡、越南等15個國家,1/3是透過逢甲資源。畢業公演及大型舞台演出,接洽Discovery逢甲校園講座擔任主持人,與美國總公司聯絡引進TEDxFCU擔任副策展人。畢業後打敗眾多競爭者進入奧美廣告。她告訴學弟妹「選擇跨出舒適圈,會改變與別人的關係。」

D哥,逢甲電視台志工隊,國際體驗到美國、交換學生到德國、海外實習到泰國,突破講英文的心理障礙,透過通識課程訓練口才及簡報,自我要求嚴格,成為斜槓青年。畢業應徵到台積電不去、ASML也沒去,選擇到Applied Materials Taiwan,每天都和世界各國工程師視訊會議,疫情期間仍派赴到韓國、法國等國出差,十足的國際人。

E哥,國際體驗到菲律賓、卓越領導力專案到印度、唯一的私校生獲青年署補助到荷蘭,隨著系上到馬來西亞做專題。碩士階段到義大利參加學術會議,在兩百多篇教授及博士候選人的論文中,唯一一個碩士候選人,他來自逢甲大學。

F哥,第一批應諾創客成員,工學院學生大一就開始寫程式,週末都到台北和台清交高年級及碩士生一起在公司實習,很驕傲地說「寫程式我比他們還厲害」。畢業後到工研院自駕車團隊,後到芬蘭與德國讀書,同時在芬蘭Nokia及BMW合作的自駕車公司上班,目前在籌劃Robotics +AI課程。

G姐,陸生,擔任通識沙龍志工隊隊長,國際體驗到日本,交換學生到奧地利,Hult Prize競賽亞洲區第2名。目前在菲律賓擔任中國500強公司採購經理,計畫兩年後到德國讀書。

H姐,通識沙龍志工,國際體驗到荷蘭,交換學生再回荷蘭,爭取到海外實習機會,畢業後到ASML供應鏈管理,工作兩年存錢出國,目前在德國讀科學管理碩士。

I姐,打三份工存錢出國,爭取兩份獎學金到捷克交換學生,畢業後留校工作,逢甲6年走訪過26國,其中20個國家是透過逢甲資源出去。到澳洲研究剩食處理、到斐濟透過生質能源解決土壤貧瘠問題……。目前在歐洲修讀在丹麥-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加上實習的跨國碩士學位。

通識系同學出國前餐會踐行。

這只是幾位代表,他們自稱「通識系」的學生,許多是需要打工才能維持生活,但被啟蒙之後,從眼神就可以認出來,他們專挑難的、花時間的、有挑戰性的活動與課程,超修通識課程一、二十個學分彼彼皆是。參與國際體驗計畫、通識沙龍、應諾創客社區、專題、微學分、工作坊、自主課程、講座課程、擔任志工、咬著牙充實自己、彼此分享合作、協助學弟妹,是最積極且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

當學生告訴你,「老師,我想要不平凡」,這時,我們只需要陪伴就夠了!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