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在面臨國際發展局勢,必須快速回應,積極推動變革與轉型,運用數位化、物聯網、感測等技術,帶動產業垂直與水平價值鏈的智慧化與優化來提升生產力,來加速產業深耕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根據經濟部工業局於「智慧機械產業2020-2022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指出,跨領域、整合性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每年需求增加之專業人才包括:智慧化生產工程師、物聯網應用工程師、機電整合工程師等。逢甲大學也在2017年創立「智能製造與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提供專業平台與進修機會,培育在職有志人士成為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及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之跨域應用與管理人才。
智能製造與工程
整合跨領域資源、掌握產業脈動
本學位學程於106學年度開始招生,成立之初以工學院機電、纖複、工工、化工、航太、精密設計等系所師資支援,108學年度起因應工學院與理學院整合,本學位學程獲機電、纖複、工工、化工、應數、航太、環科、材料、光電、精密設計等10個系所學程專任師資支援,具中部最完整之學院師資陣容,並聚焦工業AI。為來自各個製造業之在職同學量身規劃跨領域整合課程,課程除智慧智造相關之必修核心課程(包括:高階工程管理專題講座、生產與精實製造特論、工業4.0智造特論、人工智慧與產業應用、研究方法專論、專案管理專論)之外,依工科院專任教師專長,開授三大領域選修課程(詳見本學程之課程地圖),所有課程每年皆經過內外部迴圈之意見進行優化與調整,111學年度也將因應淨零碳排的產業發展趨勢,增加「低碳永續特論」、「零碳排轉型策略」等課程,介紹碳足跡盤查、能源管理、供應鏈減碳技術與策略等企業永續發展重要議題。
課程設計模組化、修課彈性化
本學程誠摯歡迎製造相關產業的有志在職夥伴加入,本學程目前已有超過百位的畢業生,畢業後也順利為公司或是為自己加值。本學程因應同學學歷背景多元,規劃模組化課程,並引領同學修讀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基礎學理與整合運用選修課程,讓學生在修業期間可以依據需求,循序漸進強化專業能力並接受最完整的專業學理訓練,完成碩士論文,為公司的棘手問題找到合宜的解決之道。本學程也開授暑期學分班,增加同學修課彈性。
強化產業鏈結 安排參訪與業師共時授課
本學程邀請產官學界專家於「高階工程管理專題講座」分享各產業之脈動與邁向智慧化之歷程。推行雙師課程,部分課程搭配業師共時授課,以強化課程深度與廣度。鼓勵教師拜訪廠商,提高與產業洽談產學合作研究之機會。也歡迎同學帶著實務議題來本學程在職進修,尋求產業智能製造之最佳解決方案。學程教師與相關企業密切合作,並安排多次產業參訪活動,不僅開拓學生研究視野,更讓學生的研究方向能貼近產業實務。
111學年度熱烈招生中
「智能製造與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集結逢甲大學工程與科學學院資源,以管理科學、工程分析與設計為基礎,培育智能製造系統開發、設計、應用之人才,學程開辦以來獲得業界及在職同學廣大的迴響。111學年度熱烈招生中,恭請校友們鼓勵與推薦業界夥伴帶著實務議題來尋求產業轉型之最佳解決方案。歡迎有志之士一起加入這個大家庭,創造自我價值提升與協助公司轉型的雙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