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女人---------------- 不只撐起半邊天!

  • 05 Jan 2022
  • 第351期
  • 文/汪浩( 逢甲大學社會事業研究中心主任)
A+ A-

當婦女權益發展基金會邀請我對台灣婦女的淨零(zero emission)影響力提出見解時,惴惴不安,誠惶誠恐。一個男人有甚麼資格對女性「說三道四」?所幸參與座談的女性領袖給足了體貼:「老師,我們沒那麼偉大啦,你不瞭解女人,我們沒有要和男人比高下,…」的確,我不可能真正了解女人,這是先天宿命,但我「可能」比起多數女人更了解女性的影響力 -- 為過去由男性主導的資本主義工業社會帶來哪些轉機!

800年前,全球第一個國際商業貿易組織「漢薩同盟」(Deutsche Hanse)沿著萊茵河流域和波羅地海,建立國際商站與商務代辦制度,由聲譽良好的已婚男性擔任,婦女嚴禁參與。那個由男人決定商業邏輯,市場制度與遊戲規則的時代,自始就排除女性,世代下來發展出剛韌的性別藩籬,女性不能投票、無法上學,甚至到今天,連廁所都不夠。

「紅顏禍水」是當時排斥高成就女性的慣用伎倆,也因此讓女人發展出自我保護機制:自願限縮與成就焦慮。造訪萊茵河的遊客都經歷過大文豪海涅《羅蕾萊之歌》的急彎湍流。迷人的女人,成了施用魔法的女妖(Zauberin),用美麗擄獲了水手的心,攪動滔天惡水,埋葬船上那些在國際貿易戰中功成名就的男人,帶來了災難與死亡。

然而,過去20年的學術研究清楚証實:雖然女性因為家庭牽絆和職場弱勢,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較大,但比男性更有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幾乎在每個生活領域,女性的氣候表現都比較好。好吧,包括我在內,許多男生都曾被老婆大人命令過 -- 確實做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女性企業領袖的確也比男性更能替公司創造綠色價值。當許多男性還在顧慮風險,努力「集點」,考慮現實成就的同時,女性更勇於為淨零做出改變,食衣住行育樂,全面涵蓋英國經濟學家拉沃斯(Kate Raworth)甜甜圈經濟學裡的所有社會基盤!

根據「德國社會創業觀察站(SEND, e.V.)」的研究,2019年德國女性創業比率只佔16%,但是在綠色與公益創新事業中,卻高達46.7%,換言之,同樣弱勢的性別條件下,她們用3倍的影響力(46.7%除以16%),挑戰ESG全球永續。

因此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在「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組成「女性氣候正義行動聯盟」。提出2026年前的氣候性別目標,包括投資在性別正義的解決方案,大幅調高性別目標的氣候融資;綠色經濟轉型中,增加女性領導比例;透過土地權和使用權保障,加強女性社區合作,抵抗氣候衝擊;以及以性別環境相關數據為基礎,評估社會影響力。

而且,所有永續生活方案,從發想設計開始就要追求性別均衡。婦女權益發展基金會旗下的國家婦女館,到2030年的主軸議題就定調在氣候行動與永續生活,邀請民間單位成為共同倡議夥伴,以女力優勢來強化氣候正義。800年前的國際商業盛會,女人來不及參與,但是,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海涅應該想不到,200年後的氣候變遷,導致萊茵河氾濫成災,那是男性長期主導文明規則的後果,卻需要女人的魔法才能得到救贖!有時女人更像反思過後的愛因斯坦:不要被理性算計的僕人所支配,真正的主人是秉於良知的!我還是不理解女人,但總是對她們創造改變的身影深深著迷!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