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鏈結產業 金融學院與企業共育參與升級轉型的人才

A+ A-

數位、科技金融及物聯網浪潮席捲全球,許多創新金融服務結合資訊科技應用,大幅改變人們金融消費行為,顛覆傳統金融交易模式與流程,金融科技(Fintech)重新定義金融服務的傳遞方式,對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帶來嚴厲的挑戰,成為金融產業極需面對的變革與創新。

為有效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自由度及專業主修的彈性,讓學生得以多元跨域學習,金融學院從「課程改造」、「成立教師教學與研究團隊」、「學習與研究環境改善」及「行政整合與優化」四個面向建構學院發展特色,透過課程精實,降低專業必修學分數、新創「金融科技」為全院共同輔修、規劃金融專業英語課程,強化學生語文能力、研究所教育改造,創造就讀研究所價值等策略,進行金融人才培育之改革與創新(圖一)。

 金融學院近年來持續推動CDIO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成果導向教育模式,精進課程與教學革新,落實CDIO「系所專業知識與能力」、「個人能力與態度」、「人際溝通能力」、「理論與實務的整合實踐」四大主軸能力之培育,強化理論與實務的整合實作,打造讓師生團隊合作、動手實踐與運作的學習場域,培養學生面對及解決產業真實問題的能力。為能讓師生與產業有更緊密的鏈結,本院藉由「重點企業經營」、「合作項目執行」、「重點企業互動檢視」、「合作項目調整」之循環檢核(圖二),規劃與重點企業深度合作、強化產學關係。透過邀請業師參與授課或演講,讓教師與企業有更多的互動;也藉產學共授模式,加強學生理論與實務之整合,並提供學生至企業實務學習機會,與企業攜手「培專才、早選才、留好才」(圖三)。


圖三、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的共伴效應

金融學院自108學年第二學期起規劃金融創新場域,透過金融科技輔修課程、場域特色課程和跨領域畢業專題,並藉由教師教學成長社群、學生社群以及金融科技與大數據創新基地等輔導和共學平台,鏈結內外部資源,培養學生量化交易、資料視覺化、雲端應用、風險管理、大數據分析和數位行銷等核心能力。場域特色課程包含「機器人理財」、「企業轉型與創新」、「交易策略設計與分析」和「創新服務與使用者行為分析」,陸續邀請阿爾發機器人理財、國泰投信、元大證券、元大期貨、台新銀行、遠東商銀等企業高階主管共同授課,藉產學共授的創新教學模式,強化學生金融實務應用,也為學生帶來未來職涯發展的助力。

延續金融創新場域產學共授帶來的效益,強化學生於保險及金融科技領域之實務學習,本(110-1)學期開始,邀請富邦產險共同規劃財產保險之生活與金融科技講座,由業師以貼近生活、淺顯易懂的實務分享,期使學生提早接觸、認識實務知識,以接軌實務、鏈結產業量能,提升學生未來就業即戰力。富邦產險為本院產學聯盟企業,近年也提供學生產業實習機會,雙方合作密切。此次系列講座的規劃,主要也是奠基於之前產業實習的合作項目,希望能深耕與富邦產險之合作關係,共同培育產業需求之人才。

金融學院設有「風險與保險事業研究中心」、「精算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及「永續金融研究中心」,藉研究中心扮演產學合作介接平台,結合校、院、系級產學聯盟企業,強化與產業之鏈結,並凝聚各專業領域或跨領域研究團隊之能量與實務經驗,積極爭取各項產官學合作計畫。此外,也可透過產學合作之經驗,回饋教學改善與創新,及提供學生在學期間參與研究計畫或至產業實習與就業(圖六)。

圖六、強化產業鏈結、落實產業對接

金融學院積極經營產學聯盟,並建立很好的合作關係。短期來看,學生獲得就業機會,工作滿意度高;企業可培育優質人力,節省選才風險與成本。在長期效益面,學生的職涯發展更易獲得培訓及升級;而企業則可以有系統化的專業人力供給,降低人員的異動。在學院的未來發展上,重點企業的經營是不變的策略,尤其面對產業的瞬息萬變,積極落實與產業對接,規劃合作項目並隨時檢核修調,與產業攜手共同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創造學生、學校、企業三贏之效益。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