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台北市校友會 第二十屆校慶健行 暨 文教基金會校友子女獎學金頒發

  • 05 Dec 2021
  • 第350期
  • 文/陳韋佐(合經63 EMBA92).攝影/張政文(工工72)
A+ A-

在秋意深濃日子裡,適逢影響國人生活作息的新冠肺炎疫情獲得舒緩,大多室外活動也獲得解脫,讓校友會持續二十屆的校慶健行活動得以按照原訂計劃如期舉行。之所以選擇北投貴子坑為活動區域,讓我們將時間拉回到24年前,當時前校友會林江山會長從這裡開啟首屆校慶健行活動。時間匆匆來到今天第二十屆,緬懷故人,繼續傳承逢甲人和衷共濟精神,別具意義。

如今的北投貴子坑在臺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精心闢畫下,整體環境風貌已經丕變,做為水土保持教學園區的前瞻性政策,讓自然地質景觀成為中、小學生戶外教學的一門功課。清幽的自然環境經闢建為休閒活動場所,更吸引多數市民不時前來賞景、露營及野宴。貴子坑山區是個有特殊地質景觀的小山谷,屬於古老地層的五指山層,早年曾被瓷土業者過度開採工業砂岩,因而地表遭受到嚴重破壞,溪流凌亂,導致礦渣處處。當時人稱「鬼子坑」,後來為求好聽,便取其諧音為「貴子坑」。

10月30日早晨8點,在淡水線復興崗捷運站廊道陸續聚集200餘名含眷屬在內的逢甲人,趁著難得大好時光出外休閒互動,舒展筋骨並健身。大隊人馬於八點半準時出發,冒著陰雨穿越捷運軌道圍牆邊的落羽松綠廊道,隨後進入貴子坑溪左岸專設人行道,抵達貴子坑公車站小公園。感謝老天賞臉,當進入稻香里轄區之後雨歇了,眼前香噴噴滷味是前任張政文會長的拿手好料理,滿足眾人之口腹之慾。

沿著貴子坑溪左岸前進,約莫二十五分鐘來到貴子坑露營區大門口,承蒙貼心的管理室人員允許進入美觀潔淨廁所小解,解決多數人的生理需求,真心感謝。眾人魚貫登上瞭望台,一覽北投風光,舉目可望見高聳的北投焚化爐煙囪。接著循地質生態觀察棧道,眾人可親眼認識五指山層古老地層的真面目,其裸露岩壁屬於極高純度的高嶺土、石英砂,為製造陶瓷與玻璃的主要工業原料。教學園區解說教室前湖畔立著一塊「情人湖」石碑,一旁還有雙心石椅。貼近湖邊可以把湖光山色一攬無餘,風光極為明媚。循著湖畔繞行一圈,可從不同角度欣賞整座園區不一樣特色美景。隨後,眾人紛紛依階梯層次站妥絕佳位置,在「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正門前方完美入鏡。

從情人湖湖畔涼亭傳來陣陣悅耳薩克斯風演奏曲,是台北市校友會薩克斯風樂團為娛樂眾人的精彩表演,樂音悠揚。當薩克斯風樂團演奏逢甲大學校歌時,將2021年度文教基金會校友子女獎學金頒發拉開序幕。本年度第十六屆總共頒發25名,計高中組3名,國中組10名,國小組12名。

一、高中組:尹品臻、趙增、吳毓書

二、國中組:劉榮升、陳宥喬、周昀易、鄧行甫、廖俐雯、吳雨臻、王昱棋、沈櫂陞、田家成、蘇忠唯

三、國小組:王淨禾、李國輔、鄧子猷、呂奕德、呂奕緯、翁庭芸、張珈瑜、張珈愷、張棋翔、蔣瑛琦、蔣嘉琦、張雅媗

在眾人祝福之下,所有受獎者一一前來領取獎狀及獎金,為自己課業上優良表現獲得肯定,個個笑逐顏開。

情人湖湖畔廣置遊客休息桌椅,皆座落於林蔭之下,成為今日眾人享用精緻美味便當的地方。除了珍味餐盒之外,張政文學長連夜炊煮的蘿蔔加各式丸湯,更是眾人垂涎的佳餚,讚不絕口。倘佯當下優美環境中,一邊吃著午餐,一邊聆聽薩克斯風悠揚樂音,真是快意。餐後眾人紛紛走離貴子坑,為一年一度的校慶健行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