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旻言,大三時修通識「卓越領導力」,心動想要做點不同的事。課堂中朱正永老師介紹逢甲綠能中心在世界各地的合作計畫,他咬著牙進入實驗室、送到義大利國家研究中心,開啟了不平凡的生涯。今年暑假拿到泰國清邁皇家大學亞洲社會發展與經濟學系逢甲大學綠能雙碩士。回顧過去四年,參加過2場國際研討會、3場國際競賽(包括全球最大創業競賽Hult Prize菲律賓亞洲區競賽第二名)、4次國外實習、發表5篇國際期刊(其中3篇Impact Factor 超過3)、去過6個國家(澳洲,義大利,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4年夢想成真,「老師,我現在真的認為沒有什麼會難倒我的,我真的是個國際人!」
2019年逢甲大學學生參與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
蕭世婷,前往斯里蘭卡、吉爾吉斯與捷克擔任國際志工,大學走訪9國15城市。暑假北京清華碩士畢業,玩遍全中國。「原來我的英文沒有想像中的爛。在全英語環境下,為了溝通,非說不可,只有靠自己,沒人能幫你。這個過程,沒有其他辦法,就是要敢說、不怕犯錯」。
彭怡惠,立志四年要把所有學費挖回來,到史瓦濟蘭、約旦和菲律賓當國際志工,走訪義大利、以色列、梵蒂岡等國。參加外文系畢業成果展、生命舞台音樂劇演出,接引Discovery進逢甲擔任校園講座主持人,和美國總部聯絡成功地引進TEDxFCU擔任副策展人,畢業生致詞代表。
陳政宇,逢甲電視台志工隊,國際體驗到美國、海外實習到泰國、交換學生到德國,應徵到台積電及ASML都沒去,選擇到Applied Materials Taiwan,每天都和十幾個國家成員專案開會,常派到海外出差。
吳肇桐,國際體驗到菲律賓、印度,申請到青年署荷蘭的交流,到義大利發表國際論文,兩百多篇教授及博士候選人的論文中,唯一一位碩士候選人,逢甲建築所。目前工作,存錢出國讀書。
黃信傑,創客第一批玩3D列印和機器人的同學,妹妹黃信晏國際體驗到德國,看到世界的大、奠定學習方向,台大機械所畢業,目前兄妹都進台積電工作。希望工作幾年後再出國讀書。
廖婉沛,通識沙龍志工,需要打工支持學習,國際體驗到荷蘭,交換到荷蘭海牙應用科技大學,參與海外企業實習計畫,畢業後在ASML供應鏈管理部門工作兩年,辭掉優渥待遇,目前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就讀科學管理碩士。
朱卓儀,通識沙龍志工隊隊長,國際體驗到日本,交換學生到奧地利, Hult Prize競賽亞洲區第2名。畢業後在中國500強CVTE擔任菲律賓區的採購經理,預計2年後到德國讀碩士。
廖珮君,通識沙龍志工,國際體驗到日本,杭州阿里巴巴移地教學,交換學生到芬蘭Tampere大學,教育部第一屆YOUNG飛計畫全國第四名,逢甲就學期間走訪超過20國、60個城市,希望未來擔任外交官。
蔡惠?,需要打工支持學習,交換學生到捷克-俄斯特拉發技術大學(VSB-TUO),6年走訪26國,其中20國家是透過逢甲資源出去的。目前在歐洲就讀“European Master in Tourism Management(EMTM)”,將在丹麥、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加實習。
疫情前五年,我們透過募款,選送了512位學生到非華語使用國家,回來後脫胎換骨,對未來充滿期待。這些只是其中幾個例子,參加國際體驗、通識沙龍、應諾創客社區、專題製作課程、微學分、工作坊、自主課程、講座課程、專案,專挑難的、花時間的、有挑戰性的活動與課程。
學生回國後都會舉辦沙龍講座,分享自身學習經歷。
當學生告訴你「老師,我想要不平凡」時,他們需要的只是“支持和陪伴”! 這就是逢甲通識中心過去十年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