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社會創新學院 線上國際華語教學計畫

  • 05 Sep 2021
  • 第347期
  • 文.圖/社會創新學院
A+ A-

在逢甲校園裡,有一群來自不同科系的熱心同學,在多少靜靜的夜晚或週末時光,和一群遠在千里之外的小朋友或外籍人士比手畫腳,一次次將生澀的華語變成越來越流利的溝通工具。

逢甲大學社會創新學院投入華語線上教學,最早是和泰國Youth Charity Foundation(簡稱YCF)的非營利組織合作,逢甲大學老師與學生志工曾經前往YCF為兒童進行華語教學,辦夏令營。後因疫情關係無法前往,從2020年10月開始,逢甲兩組學生周一、二的晚上透過電腦及網路,以線上方式與泰國的小朋友分批上課。

柬埔寨德普種子教師華語班於2021年7月31日結業

2021年2月起,社會創新學院進一步與柬埔寨的「德普文教協會」合作線上教學課程,由華語學程的黃若芸同學錄製每集長度約10分鐘的教學影片共80集,提供柬埔寨偏鄉教師試點學習。經過不斷的迴響與擴散,華語線上教學課程目前已推廣到蒙古烏蘭巴托、菲律賓民答那峨,甚至遠及中美洲的貝里斯San Pedro。

菲律賓華語課程與民答那峨NGO Compassion 合作

華語教學團隊目前有15位志工參與,除了華語學程的同學外,不乏一些對教育或對SDGs充滿熱情的人。目前服務的國家,不管是環境或者資源都相對落後,網路不穩、停電都是常有的事情,有些地區的孩子必須在昏暗的教會裡上課;有的等著各方籌措經費,透過NGO組織幫他們印出講義,才能寫作業,在這樣匱乏的條件下,依然可以看到他們多麼快樂、認真學習,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希望能為他們多做點什麼的疼惜感。

主要錄製教學影片的若芸同學提到,參與華語教學團隊,讓她最有感的是和學生之間培養出來的默契與信任!課堂中漸漸不需要用英文講解太多規則,除了課堂中的踴躍發言和提問,學生願意和她交心,把遇到的學習難點告訴她並尋求幫助。這樣的師生互動真的是很棒的教學體驗!

而參與泰國YCF兒童班教學的浚桓同學,看到孩童從簡單的單詞認識到能夠完整地說出句子,對團隊來說非常有成就感。就因為這樣的回報,讓大家願意在農曆過年時間,義無反顧依然到校進行華語教學課程,因為他們知道遠在泰國的孩子是多麼滿心期待上課!對志工們來說,看著孩童們天真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也是華語教學團隊持續下去的動力。 

服務貝里斯區域的亭妤同學,慶幸自己生長在教育資源豐足的台灣,透過課程讓她感受到沒有資源的人對學習的渴望,基於同理心,她願意花更多的心力和時間為這些想學習的人設計課程。

華語教學課程在學院與師生的努力下,看到許多甜蜜的回饋與成果,更重要的是讓年輕志工同學,在參與的過程中更清楚要如何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社會創新學院的華語教學課程會繼續延伸下去,2021年7月25日4名志工帶著12台向「華碩文教基金會」申請到的再生電腦前往清邁,跟當地協會的夥伴一起設立電腦教室, YCF目前約有60個孩童,僅有一台陳舊的電腦。他們預定在YCF停留兩週,帶領當地孩童一起學華語、學英語、學程式語言、也學SDGs;並延續過去在泰國建置「逢甲建築小書屋」的做法,以「屋」結合溫暖的「家」的概念。匯聚越多的良善心意和行動,就能產生越多的正能量,歡迎加入USR行列,傳達「共善」的理念,嘉惠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