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接軌產業趨勢 培育AI技術與應用人才

  • 05 Jun 2021
  • 第344期
  • 文.攝影/創能學院
A+ A-

回朔到2012年,全球知名的經濟預測組織,Oxford Economics發表的「Global Talent 2021」一文中,即預測台灣將於2021年,成為人才供需落差最大的國家。轉眼間,2021五月的今天,大環境的狀況,遠比當時預測的還要來的複雜。中美貿易戰爭、COVID-19疫情大流行、數位轉型的浪潮、全球供應鏈變動等,對於台灣的企業環境,都有直接、間接的影響。

包含台灣產學兩界在內,一般預測人工智慧將於2030~2035年之間,到達發展的頂峰。換言之,在未來的10~15年內,就如當時的電、電腦,與網路發展一樣,人工智慧將會全面地融入人類的生活之中,不論是工作、學習,或是一般生活起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人工智慧的發展曲線,現在的時間點,正在攀上這個頂峰之前,最為陡峭的快速成長區間。

2021年3月,創投公司Hive Ventures (蜂行資本)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共同合作發表的「台灣企業AI趨勢報告」一文中提到,52.5%的受訪企業認為AI的導入是迫切且重要的。其中,金融服務業AI發展的成熟度相對較高,其次為製造相關產業,但分布上較為分散。至於與一般民生較為直接關聯的零售業,則稍微落後。然而,74.32%的公司企業,目前仍處於早期導入,以及更早期的階段。相對於2015-2016的第一波數位轉型潮,以及2017-2018工業4.0推動,2021年AI模型的開發速度,已追趕上過往歷史的開發總量。然而,五、六年後的今天,各產業AI應用的發展速度,依然受到三大因素的限制:(1)高質量數據的獲取,(2) 數位應用平台/環境的建置,以及(3) AI應用人才的質與量。

與前述的兩篇報告相呼應,2020年底,知名跨國風險管理與諮詢公司Willis Towers Watson(韋萊韜悅)所提出的「2021台灣人才大未來關鍵報告」中,不分產業與市場,目前台灣正出現數位人才爭奪白熱化的情況。即便這兩年來大環境相對比較艱苦,數位相關的工作職缺與薪資,都逆向成長15~16%。若將數位相關工作細分,AI應用的職位與薪資皆成長31%,為全部之榜首。

面對全球環境的發展趨勢,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學士學位學程(AI學程),在創能學院與校內九大學院統籌合作的六大場域環境與資源底下,期望能接軌產業,培養出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跨領域AI應用人才。因應前述的產業趨勢,AI學程的學生能在下數的三個面向學習路徑上,依照個人性向選擇發展。

三種AI技術應用人才培養路徑

支援數位轉型 – 智慧應用專業人才

創能學院與校內六大場域的師資群,精心規劃了18門場域特色課程。每一門課程都符合校內專業師資主持、業師共同授課、導入資訊/智能(i)知識與工具,以及知識與實作並行的重點特色。並積極鼓勵學生參予校內、外的競賽,以累積實戰經驗。AI學程的學生可透過場域特色課程的學習與訓練,認識各個產業對於數位轉型/AI應用的需求、應用發展方向,並認知AI技術與各專業領域的整合。學生完成20學分以上的課程後,可獲得智慧應用輔修的證明。於未來就業上,可成為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或AI導入的重要人才。

掌握企業需求 – 型塑重點產業菁英

對應於台灣的重點產業,AI學程特別規劃了培養智慧製造、智慧商務,與智慧生活三個應用面向的專業人才。在適當的學分比例規畫之下,學生除了AI專業的知識、工具技術,與實作應能力之外,將同時具備一定深度的領域專業知識。期望學生在職場的銜接上,能以跨領域應用的優勢,成為產業發展上的核心人才。為了能學生在就業之前,能圓融地將AI與專業領域知識整合,並且具備一定的實戰經驗,將引導學生完成特定,且已完成對接的專業輔修課程。另一方面,學生於大三下的必修課程「產業實務AI創新應用專題」中,接觸並挑戰來自合作企業的議題。並且於大四的「校外企業實習」中,進一步的體驗企業氛圍,與累積企業實務經驗。

工業人工智慧_世界唯一導入校園之MagneMotion獨立臺車技術

迎向AI世代 – 普及化AI應用先驅

除了培養上述的數位轉型關鍵人才,與重點產業菁英人才之外,人工智慧於各面向的普及化,也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配合學校豐沛且完善的知識領域與教學資源,學生有機會於在學期間,逐步實踐自己的夢想與理想。包含創能學院、場域專業師資之外,學校也於這一兩年內,補助與選送各領域的專任師資,前往台灣人工智慧學校進修。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三十多位師資完成課程訓練,並獲得修業證書。外來也將有更多的師長前往進修,實踐融滲人工智慧與學生生活及學習的一所大學。以學程的職責上,雖然讓學生有更為多元的發揮與築夢空間, 但在學生的四年大學生活與修課規劃上,依然為持續維持每一位學生的輔導與細部的選課規劃協助,漸少學生不必要的碰壁與挫折,或者是時間的損耗。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