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創新科技及永續思維之學習環境 —智慧城市碩士學位學程

  • 07 Apr 2024
  • 第377期
  • 文/智慧城市碩士學位學程葉昭憲主任、王育琦約聘助理.圖/逢甲大學建設學院智慧城市碩士學位學程)
A+ A-

逢甲大學建設學院

智慧城市碩士學位學程簡介

為擴大生源,智慧城市國際碩士學位學程於民國107年成立時,係以國際生為主要招收對象,並且所有課程皆以英語授課。但後歷經COVID-19疫情影響而使招生面臨困境,故於110學年度更名為智慧城市碩士學位學程。雖經更名及課程調整,本學程仍以實務應用為核心,將先進科技及人工智慧等工具應用於城市之建設、防災、交通等管理面向。因此,本學程除結合建設學院地理資訊研究中心、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及水利發展中心等近二十位博士師資參與課程授課及論文指導外,亦透過課程安排而使本學程同學能以一年時間獲得學位。此外,本學程與建設學院各系簽訂加修雙主修共同指導論文合作協議,使得本院碩士生能在加修本學程或各系之完整12學分後,便可獲得雙主修碩士學位。

實務應用導向,引導學生了解智慧城市的內涵及建置方法 

本學程之課程設計彈性,且強化應用面向,因此授課教師積極與公私部門及企業實作場域結合,帶領學生進行現場實地參訪,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例如,2023年「智慧感測網路專論」課程為讓學生更了解各類感測系統網路及其元件之基本概念,全班移地教學帶至NEC台灣台北總部參觀,藉由該公司大型電腦主機、人臉辨識技術到便利商店POS系統等最尖端的ICT技術到全方位企業整合服務,使同學清楚面臨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時代,要如何持續致力於創造全新社會價值,將各種不同的人、物體、組織予以有機整合。而111學年度起開設之「三維數位城市專論」聘任曾在中國、亞洲、歐洲以及美洲有超過20年業界實務、創業資歷和教育經驗的華汶濤博士授課,而將其整合互聯網、零售、手機應用、媒體和推廣活動方面等豐富經驗直接帶進本學位學程的課程中,帶領學生擁有3D建築規劃和設計的能力,以促進智慧城市的體現。

「智慧感測網路專論」課程移地教學實地參訪。

「三維數位城市專論」課程教師對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跟著世界趨勢向前,絕不落人後

自111學年度起敦請曾任國立高雄大學行政副校長及身兼德國在臺協會駐高雄名譽代表之曾梓峰老師擔任本學位學程專任教師,講授「研究方法」及「智慧城市治理與行銷」課程,透過老師對於智慧城市與韌性城市規劃、被動式智慧節能屋研究與設計及生態城市理論與實務規劃等專業,介紹如何透過智慧科技協助城市管理單位解決都市相關議題,並分析台灣主要城市建構智慧城市之歷程及推動重點,最後以案例分析或實地參訪瞭解結合市場行銷策略推廣智慧城市之治理成效。該課程為了讓同學更清楚智慧城市規劃的歷程,帶著同學們至技聯組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藉由實際案例進行講解,將對方的會議室變為我們的教室。

近期因為疫情和全球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等現象,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與自然環境共存,同時企業也在思考在營收成長之下要如何保護地球,以達到永續經營,為將世界趨勢ESG永續觀念帶給同學們,曾老師亦邀請自己的學生台比荷聯(ESG)有限公司執行長魯臺營先生將其長年關心與參與環境公共事務的經歷分享給所有在場的同學,讓大家更關心我們所生長在的地球。

本學程將持續因應世界科技及永續潮流,透過跨領域整合智慧城市資訊科技研發主題,以使同學能夠有效交流與整合相關領域之科技與智慧設施核心,並且在執行跨領域課題中,促進其碩士論文能與相關實務結合,達成學術研發與實務兼容並蓄,以及提昇整體研發與應用成效之教學目標。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