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亞太產學標竿 產學合作新模式

  • 05 Dec 2019
  • 第326期
  • 文/邱雅婷‧攝影/許惠娟 (EMBA經管100)、產學合作處提供
A+ A-

專訪母校產學合作處 何主亮產合長

高等教育除了培育人才外,與企業進行實務上的研究開發,也是相當重要一環。而母校設立產學合作處,成為對外產學合作業務上單一服務窗口。整合校內外跨專業、跨領域之技術能量與人力資源,快速的累積與建構各關鍵產業發展的技術整合。今日逢甲人專訪產學合作處,何主亮產合長及其團隊分享母校現今產學合作的發展方向。

跨領域整合

為應對現今全球創新生態系統的快速變化,母校產合團隊擬定新的方向用以因應產學合作的新模式。目前推行企業與母校共同辦學推動產學聯盟的概念。讓在地服務、資源、人才的整合,滿足母校研究團隊與中部地區產業夥伴之需求。輔以技術授權和重點投資產業研究團隊的具體措施,強化母校與產業發展多面向的產學合作模式,達成產學強強聯手。

1.產學合作專案研究及技術授權:每年有數百個企業贊助的研究合作在母校執行,進一步提高產業參與學術研究與協助技術擴散。
2.建立政府和非營利合作夥伴關係:母校透過相關產業研究成果來建議地方產業政策方向,有利於提高產業發展與顧及社會整理的利益。
3.知識擴散:透過正規學位體制與推廣教育的方式,提供培育產業人才所需的知識服務產品,協助中部地區培育第一流與基礎的產業人才。
4.創新創業:母校非常重視創新與創業相關具體的實踐工作,從所有的創業學生,教師,員工和校友著力,擴展到協助中部地區產業推動其內部創新與內部創業活動,母校發展一系列的課程模組、推廣活動與工作坊,協助台灣創新創業動能,成為創新創業者的推手。

產合處扮演的就是產學合作整合與服務的角色,且以永續經營服務的心態,打造和培育產業的關係,並鼓勵創新創業活動。何產合長表示過往母校與產業界合作都採取一對一的互動關係,企業有問題需求,來學校找尋協助合作,學校進行專業媒合。因為現今企業多半有很多面向的問題需要解決,一個問題也會牽扯不同專業面向,因此只透過點對點是不夠的,但透過國際產學聯盟,可以先做企業相關診斷,透過對症下藥的方式,讓企業主也能夠了解最需要的需求以及合作方式為何。

智慧創新港

泰科電子全球技術部先進製造技術部副總裁魯異學長,就與母校合作研發智慧盒,智慧盒就是透過震動、聲音等感測方式將訊號傳到智慧盒中,在與電腦連線,透過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做生產線的監控與診斷。魯異學長也和產合處分享,某日智慧盒亮起警示紅燈,來提醒操作人員機台可能會有異常狀況發生,但現場操作人員卻表示應該是智慧盒的感測出現問題,因為機台運作十分順暢怎麼會發生問題?沒想到隔日機台真的故障了。因此魯異學長也更加肯定智慧盒的功效,也對母校產學合作有更高的評價。

何產合長也表示,現在產合處就設立以前的校友會館,重新命名為智慧創新港,希望能將此處作為一個有如對外連通的港口般吞吐技術與資源,母校能夠對外吐技術服務,企業界實質的挹注回到學校,成為一個共享共榮的生態系統。為什麼會選擇這一塊,也是在地緣上因為西安街打通,原先校友會館處於新舊校地交接處,距離水湳經貿園區、創研區等有著地利之便,另外通往中科園區的交通路線也逐漸完善,因此才選擇這棟建築改建為智慧創新港。

會有這樣的發想也是由於母校李秉乾校長所提出的,由於未來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學校校務運作不能倚靠學生的學雜費支撐,應該學習國外學校的作法,透過產學合作,研發技術培育人才,企業在挹注資金回到學校循環發展。恰好科技部也有這樣的想法,希望學校與產業界有更多聯繫,透過科技部的補助成立國際產學聯盟,讓企業參與聯盟變成付費會員制的方式,獲得更多更好的幫助。此外也能產生企業與企業間的產業鏈結。

何產合長就其中一名會員為例,台中志聖工業,是從事PCB電路板、FPD面板與觸控、半導體、電子組裝、印刷、塗裝、鞋業等各大產業高精度生產設備,來母校本來是想找尋國貿相關人才培訓,卻偶然發現,聯盟會員中有許多企業能夠進行合作,對此可以說產合處就是一個產生一個綜合多元效益的平台。

產學合作處,除了與企業合作外,每個月都會辦理活動,讓學生或是合作企業能夠定期獲得最新產業資訊。

加值服務

現在產合處每個月都會辦理一場活動,與資策會、母校老師合辦,可以使企業去學習新的產業知識。

現今產業界欠缺基層與高階人才,反倒是中間人才族群較不欠缺,而學校作為企業人才的搖籃,產合處透過媒合、產學合作等方式,企業就可以從中發現企業所需或是未來能培育的人才。

我們針對小公司也有育成中心、或是向政府申請企劃等,可以為小公司進行服務,只要企業有需求,都可以透過國際產學聯盟的平台來獲得最好的解決方案。要讓這個平台能夠持續生存,因此執行長也表示,可以透過各項的活動或是口碑行銷、網路行銷等方式,讓更多企業進入 參與這個平台。

而原先母校產學聯盟的制度原先就有,後來有國際產學聯盟也不表示原先與學校鏈接,會員制服務更升級,原先的免付費的產學合作就放棄,我們還是會照顧絕大多數的廠商的需求,雖然不像是國際產學聯盟較客制化機動性高,但是仍舊能滿足多數廠商需求,未來合作廠商有更多需求也可以參考國際產學聯盟的方案,進行加值的服務需求。


母校產學合作傳佳績,獲泰科電子致贈「最佳夥伴學校」獎牌。左起為產學合作處何主亮處長、魯異傑出校友李秉乾校長資電學院洪三山院長電機系王壘老師。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