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逢甲緣 相遇、相伴、相挺、相惜

  • 05 Feb 2025
  • 文/賴文堂.漢字作品/逢甲大學游翰堂漢字文化中心 蕭世瓊主任
A+ A-

畢業三、四十年以上的校友,一定會對在職場中遇到客戶或經辦時,彼此發現是逢甲人而特別親切的情景印象深刻。逢甲大學早期是聯考末端的學校,創校初期建設剛起步,「篳路藍縷」是最好的寫照,感謝學校師長特別照顧來自各地的學生。自建校以來,母校就非常重視師生與海內外校友會的聯繫,這種特殊關係與校友情誼是逢甲人最珍貴的逢甲人情。
《逢甲人月刊》創刊至今年二月已邁入第 388 期。近年來,專訪學長姐時經常會被問到《逢甲人月刊》的創刊歷程。一個校友會的月刊能夠持續發行 33 年,每月固定出版且從未中斷,這也是緣起於「逢甲情」。
《逢甲人月刊》於民國 81 年由台北市逢甲大學校友會創刊,但最值得感謝的,是母校逢甲大學的大力支持。當時,在逢甲大學董事會廖英鳴董事長及楊濬中校長任內,每月開始補助 3 萬、5 萬元,為《逢甲人月刊》注入一劑強心針,也給予肯定。文章內容初期以校友聯誼活動為主,但隨著時代的演變與時俱進,必須跳脫小眾市場。《逢甲人月刊》內容更需要創造媒體的價值,轉型為知識領域的文章。
逢甲大學工商起家,培育了許多優秀且傑出的校友。《逢甲人月刊》每月固定專訪經營有成的企業 CEO 學長姐,分享各公司核心價值及競爭力。同時,逢甲老師與企業菁英也提供珍貴的知識領域專欄,進一步豐富了《逢甲人月刊》的內容。
月刊每個月固定專訪師長、校友,也因相遇進而建立日後的相伴、相挺、相惜。「逢甲緣」善的循環促成緊密的連結,也讓月刊發行能持續向前邁進。職場上的菁英在《逢甲人月刊》的曝光,不僅是逢甲人的榜樣,更是社會人士學習的典範。有了大數據的協助,未來將進一步促成封面人物之間的交流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