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跨域的專業實踐 城鄉發展研究中心簡介

  • 05 Sep 2024
  • 第383期
  • 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劉立偉主任、柯佩吟副主任 圖/城鄉發展研究中心
A+ A-

逢甲大學建設學院

逢甲大學城鄉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03年,結合都市計畫、建築及土地管理等院系教師,從事空間環境規劃設計及管理相關研究,整合力量爭取公私部門研究計畫,試圖從空間專業出發並進行跨域整合,因此研發領域涵蓋國土規劃、都市計畫、都市更新、都市設計、景觀規劃、城鄉風貌、社區營造、地方創生、文化資產保存、觀光整備、客家文化等議題。中心成員目前包含主任1人、副主任1人、研究員9位、具碩博士學歷專職員工9位。近年來研究中心致力發展方向有四,分別為「景觀與觀光規劃」、「文化資產保存」、「客庄環境營造」、「都市與區域規劃」。


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出版品(部分)。

景觀與觀光規劃

臺灣的國土空間規劃經常忽視環境保育以及環境品質的型塑,也降低國家社會發展的競爭力。因此改善城鄉景觀風貌,進而帶動社會整體環境發展,同時整合與鏈結各相關產業,開發獨具當地特色的觀光資源,強化觀光競爭力,成為臺灣空間規劃的重要發展議題。

本中心於101年與102年承攬「臺中市既有市區道路景觀與人本環境改善總顧問」;102年承攬「臺中市市區道路景觀與人行環境建設綱要計畫」;103年度承攬「中臺灣觀光遊憩景點設施整合計畫」、「臺中市環境景觀總顧問」以及營建署委託之「市區道路植栽設計」;104年度承攬「臺中市環境景觀總顧問」、「臺中市社區風貌推廣行銷計畫」;105年的「葫蘆墩圳環境營造願景培力計畫」;108年的「嘉南地區里山倡議繪本暨周邊商品開發」;112年的「臺中市龍井區麗水里觀光遊憩與環境整備」。其中,「104年度臺中市環境景觀總顧問」,執行成效獲得內政部營建署的肯定,臺中市因此獲頒104年度全國「城鎮風貌型塑整體計畫」年度執行績效評鑑表現「特優」縣市,評比全國第一名。

文化資產保存

近年來國內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概念逐漸普及,藉由修復老舊建築,轉化其舊有機能以滿足現代生活新需求,並延續其文化價值。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並非單純複製,而是在承載歷史記憶及文化脈絡之下,思考空間用途的多元想像,並能促成地方再生與發展。

本中心於105年承攬「聚落建築群保存範圍暨周邊開發行為管制規範及操作」;107年的「南投縣聚落建築群、史蹟普查計畫」;109年的「重要聚落建築群望安花宅聚落區域保存環境模擬與對策分析」、「走讀津沙聚落建築群計畫」、「屏東縣文化資產資料數位整合計畫」;112年的「古蹟、歷史建築再利用現況調查及評估」;自106年開始迄今的文化部文資局「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專業分區輔導團(眷村組)」以及109年起迄今的「連江縣文化資產數位整合計畫」。「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以及新竹市「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等處均為眷村多年輔導衍生的成果。


重要聚落建築群花宅聚落風場模擬。

客庄環境營造

客家文化的發展已成為國家發展重要政策之一,藉以活絡客庄產業經濟、提振客家文化特色產業、型塑客庄移居及觀光環境,並吸引青壯人才回流或移居客庄,再造客庄新生命。

本中心於105年承攬「南投縣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地方輔導團」;106年的「臺中市臺三線跨域整合專案管理小組計畫」;107年的「臺中大埔客庄整體發展計畫」;自103年起迄今的「臺中市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輔導團」。相對於桃竹苗浪漫臺三線以茶產業為主的發展方向,臺中市的臺三線則以水果產業以及山城里山客庄為訴求。

都市與區域規劃

空間規劃為中心本業,本中心於103年承攬「臺南市營眷土地都市更新招商總顧問」;107年「南投縣宗教文化園區可行性評估與規劃」;109年「嘉義市市中心之發展策略規劃」、「嘉義市具人文或歷史風貌之相關區域調查研究」;110年「嘉義市國土功能分區劃設行政作業及民眾宣導」;111年迄今之「彰化縣推動都市更新專案辦公室計畫」、「彰化縣政府中央都市更新基金補助委外成立自主更新輔導團」。

本中心持續既有研發成果,希冀擴增多元領域的參與,並積累相關專業技能回饋系所的教學研究,提供學生實務學習機會,同時也進行各類專書出版,貢獻永續城鄉之發展。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