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連結

讓書屋充滿魔法 化做百千道光

  • 05 Sep 2024
  • 第383期
  • 文.圖/樟湖生態中小學 陳清圳校長
A+ A-

老師看著空白的習作對阿佑問:「阿佑,你作業怎麼沒寫?」
「你說話啊!」老師看著阿佑,但阿佑眼神望向教室外,雙手緊緊握拳,一句話也沒說。
「這已經不知道幾次了,若是再不寫,我就去你家。」老師烙下狠話後就回到辦公室。
阿佑泯住嘴巴,一句話也沒說,但倔強的眼神隱隱滲出淚水,這淚水道盡八歲孩子的辛酸。

阿佑(化名),是社區生,因為家裡的關係,由阿公撫養,缺少的愛,由學校來補,但再怎麼補,老師都有一種無力感。一位接受NPO組織訓練的老師,充滿使命感來到偏鄉,不到半年內心即充滿挫折,因為班上像阿佑的學生,不只有一個,他再怎麼教學,永遠有一股力量拉著孩子,不讓他往前。

偏鄉的宿命

台灣的中小學,在2023年根據教育部統計,有超過一千所學校學生數少於百人,其中低於五十人的學校超過五百所。若以一個學校的涵蓋的學區而言,代表少子化嚴重,也代表一個聚落高齡化與就業人力下降,其意涵是偏鄉在教育福利、產業發展等基礎不如其他地方,使得居民普遍貧窮。加上偏遠地區的居民學習動機相對低弱,文化刺激不足、社會風氣較為封閉,日常生活相對貧困等諸多因素,而不利教育推動,導致低社經背景的子弟因資源不足,而無法取得好的教育成就。

同樣的,台灣偏遠地區教師結構不穩、欠缺教育熱情與支持系統,導致惡性循環,偏鄉的孩子要靠教育翻身,一等就是好幾個世代。

打開教室走進社區

為了讓孩子學習更有品質,老師開始進行家訪,真正理解到孩子的無奈。

一般學習狀況不佳的孩子,不是家庭結構不完整,就是家裡經濟收入不穩定。一個單親家庭會為生活煩惱,通常無力照顧孩子。有些家庭更複雜,酗酒、情緒不穩、賭博、家暴等,孩子生活在裡面,不是耳賭目染,感染習性,要不就被複雜的漩渦攪動,如果沒有辦法扭轉家中情況,孩子通常就無法專注讀書,自然就無法邁向成就之路。

因此,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不斷努力可能不夠,還需要建立教室文化,透過教室文化來建立孩子的歸屬感。再進一步去理解孩子的家庭,進一步協助家庭幫助孩子,但有時要家長改變不容易,所以透過社區營造來共同相互扶持,就是重要的關鍵。

森林魔法書屋的成立

為了讓學校跟社區能夠產生連結,引進資源,於是我們在逢甲大學小書屋團隊的協助下,成立逢甲大學在國內外第十座小書屋。

書屋就是一個地方教育創生基地,肩負教育、地方產業、地方文化的功能。

二樓,我們成立台灣杉教室,專門為弱勢孩子進行課輔,二個老師一個星期超過三十節的課,架起弱勢孩子的成長,希望他們能像台灣杉一樣,挺拔高聳入天的成就。一樓就是創生基地,學生研發各種地方產業的產品,包含生態紅茶、廣東黎檬、大青系列產品、竹編、茶文化器具,全部在這個地方發想並對外擴展。


社區居民藍染工作坊。

我們固定的時間到社區發放物資,關懷弱勢家庭,當老師看到社區弱勢家庭的樣態,行動就開始產生。孩子去弱勢戶幫忙砌步道;也為社區長輩重新粉刷廁所。他們幫忙長青食堂的用餐地點洗刷布置,讓阿公阿嬤有個舒服的用餐地點。他們蒐集社區的咖啡渣,曝曬後重新做成蚊香,再回送給社區,孩子努力的為社區服務,學校當然需要更努力。


社區緊急救難關懷。


學生幫助弱勢戶整理環境。

我們開設竹編工作坊,十幾個星期的竹編課程,讓社區居民重新拾起早年的技藝。我們請來教授教導居民各種藍染,讓大青有了新生命。我們用茶文化幫居民找回自信,品一杯有感情的茶,就成為雲林縣最夯的旅遊行程。


社區居民竹編增能。


茶產業社區增能工作坊。

每當秋鷺過境時,學校與社區共同舉辦音樂季,讓音樂配合成千的鷺鷥過境。當年底雲霧繚繞的時候,我們感謝一年的風調雨順,舉辦謝茶祭典。種種的量能,來自書屋的團隊。因為書屋不只是書屋,更是彙集台灣各個力量,有圖書、有桌椅、有保險、有冷氣…,更是購買地方產品的發動機。

讓書屋有魔法

看到書屋就有願景,也有願力。就如同書屋捐增者所說的:「書屋就代表一群人願意投入教育的有機事業」,因為願力催動生命,而一群人更是讓生命影響生命。因此透過教育讓書屋產生魔法,實踐過程更是相互扶持,每一座小書屋代表一個創生基地,百座書屋定能翻轉偏鄉,進而讓善的循環照亮全世界。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逢甲大豐收  6專利2未來科技外加1金1銀1銅佳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