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的那刻 結下緣分
許多學生在畢業後,與逢甲就此 斷了連結。然而,今年是胤丞與逢甲緣分的第八年,畢業了,他仍返校服務,指導魔術社,以及參與校園拍攝活動。當年的他也是懵懂茫然的大一生,進入逢甲後一直到碩二畢業那年,在逢甲就學的這6年當中,他是魔術社社長,同時也是攝影師,他有著精彩的活動經驗,更在碩士時期發光發熱。
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而胤丞,在逢甲帶走屬於他的盛宴,豐潤人生。
指間的魔幻力量
胤丞從高中開始接觸魔術,進入逢甲之後更是身兼社長一職帶領魔術社走向巔峰,並傳承至今,使魔術社長都是學校重要活動演出的常任嘉賓並且身兼要職。訪問的過程中,胤丞笑說:「魔術社創設第14屆了,這個大家庭似乎培育出不少有想法的人呢!」魔術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一瞬間的絢麗而飄渺不定,但對於胤丞而言,魔術表演的過程中,為了引導觀眾一同完成一場完美的演出,需培養對觀察周遭人事物的觀察力與敏銳度,以及組織與思考能力,如何應變任何舞台上突發狀況與隨時可能穿幫的風險。身為一個魔術師時,魔術,不僅是娛樂性質,而是去磨練「表達」的能力,完美傳達給觀眾一個印象深刻的魔術表演。擔任魔術社社長時,與團隊之間必須學習如何溝通協調及領導統御,相互合作之下完成每一場精采的魔術表演。
令胤丞印象深刻的是在大一和大三的聖誕節,至台中光音育幼院的兩場公益魔術演出。正如魔術醫生黃煜晏說過「在布吉納法索,他們或許一輩子都沒看過魔術,或許我是他們看到的第一個魔術師,也或許是最後一個,但我希望能帶給他們一輩子的回憶。」對胤丞而言,他想透過自己的力量去帶給孩子們一個特別的回憶,在公益表演中,當看見他們眼中閃爍著不可思議與驚奇,孩子們的笑靨是當時最棒的聖誕禮物,是任何物質都比不上的。
鏡頭下的校園點滴
胤丞不僅善於魔術表演,且因緣際會下透過協助逢甲大學秘書處的一場活動,發展出自己的第二興趣—攝影。當魔術師時,是一名表演者;然而身為攝影師的時候,是一名紀錄者。學習攝影的過程,必須細心留意周遭事物,從中可以養出敏銳的觀察力,透過照片去表達自己的理念。儘管是平常行走的校園風景,或是行之有年的校園活動,但當身為一個攝影師,紀錄的角色時,透過鏡頭的世界中卻能捕捉到許多特別而具有意義的畫面。
除了校園攝影以外,胤丞亦集結攝影同好組成一個攝影團隊,他們曾為臺中家扶基金會拍攝一個關於慢飛天使的微電影,以及獨立樂團拍攝音樂MV。胤丞運用在魔術社擔任社長時的經驗,引領團隊有條不紊的完成拍攝,完成一場場艱鉅的任務。不論是身為一個攝影師又或者攝影團隊的領導者,他不斷磨練觀察力以及與他人溝通協調的能力,這些能力在長期培養之下,胤丞被看見他與別人的不一樣。
站上舞台 定位自我
進入電聲研究所後,起初胤丞自信的認為自己的舞台經歷足夠游刃有餘面對研究所的任何簡報,在一次簡報上,老師的話有如冷水淋頭,讓胤丞丟臉至極,此時才意識到自己在本質學能上的不足,簡報不只是憑著嘴上功夫就能完成,在碩士的兩年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態度,更重要的是讓自己領悟到何謂持續且主動學習的心態。在成績表現,胤丞明顯不是一名擅長讀書的人,但是他在碩士研讀的過程中,慢慢了解自己的興趣與方向,即使是自己不全然熟悉的領域,仍然能因興趣而讓自己培養出持續鑽研研究的態度。成果即是在第七屆的美律電聲論文獎,與台清交等佼佼者競爭之下,嶄露頭角,拿下金質獎。
對胤丞而言,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要歸功於大學四年中從社團與其他課外活動開始培養的溝通表達能力,讓他無論是簡報或口試都能有條理地論述締造亮眼的表現,藉由老師的指導訓練完整的表達自己,進而獲得教授評審的肯定與青睞。更重要的是在研究所中培養出的態度,讓他開始主動學習找到「自己想要什麼」。成績不能夠去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但態度可以定義出一個人的高度。在逢甲念書的這六年當中,持續磨練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當逢甲提供了一個舞台,掌握了站上舞台的機會,展現自我,發光發熱。
第七屆美律論文獎頒獎,母校黃副校長錦煌(右1)、母校高董事長承恕(右2)、簡胤丞(右3)、美律廖董事長(左3)、美律魏副董事長(左2)、母校蔡玉鼎博士(左1)。
航向未來 找到人生方向
畢業前,他憑藉長久培養出清晰口條能力以及臨場反應,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進入中科院航空研究所的機會。他笑說,剛進公司前曾以為工作內容就如電影中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發射火箭般的絢麗壯觀,但事實上,實際的工作是在引擎試驗時,必須聚精會神的精準監控試驗數據,以免發生引擎失效的危險,造成引擎損壞以及試驗室燒毀。胤丞的主要工作是關於飛機渦輪引擎的研發,但由於需遵守國家機密保密事項,無法詳述實際工作的內容,但也為這份工作蒙上神祕的色彩。儘管乍聽之下,與胤丞在大學與碩士的專業領域有所落差,然而在這份工作上,他運用在學六年中建立的軟實力,處理與面對各種職場上的難題,期望在這份工作上能為臺灣的國防產業盡一份心力。
胤丞代表中科院赴台北國際航展暨國防科技展擔任渦輪引擎解說員。
看見自身價值
大學時念的是電機系,碩士由資電領域跨到了工學院的電聲碩士,而出了社會卻進入台灣首屈一指的國防航太工業,看似與現在的職業有相當大的落差,每個小男生都有著一個對於飛機車子的小夢想,繞了一圈後能與夢想為伍是多令人羨慕的事,胤丞說:「當你找到比你所學更有價值的事,學非所用就並非絕對是一件壞事。」在逢甲的這六年當中,走出課堂之外,胤丞的課外活動相當豐富精彩,透過這些社團經驗以及課外活動,讓他慢慢磨勵自己的軟能力,了解到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找到自我價值,織就出不凡的人生。每個人都是一塊璞玉,需要藉由外在的雕琢,才能閃爍其中的光澤。胤丞正是印證了這句話,因為逢甲,他看見了自己的特質與長處,逢甲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機會,去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創新創意的潛力。儘管畢業了,胤丞的生活與逢甲依舊有很深的連結。他想讓更多人明白,逢甲會讓你看見自己的特別,而你需要持續努力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永遠以逢甲為榮。
胤丞於一次演出中,扮演布袋戲中「西蒙」的角色,為雲林縣推廣在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