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號逢甲建築小書屋-「紫葡小書屋」
逢甲大學建築系林幸長副教授2022年和一群學生帶來一把啟動媽厝社區的鑰匙,讓靜置在媽厝社區多年的葡萄園開始轉運;感謝逢甲建設學院及富宇建設善盡社會責任,在全國最大葡萄產區的媽厝里種下第16座希望種子「紫葡小書屋」,逢甲人的愛,2022年開始在媽厝社區蔓延開來!
2022年11月紫葡小書屋落成,擁有美輪美奐的硬體建築。
彰化縣溪湖鎮媽厝社區是全國種植葡萄產量最大的社區,在地八成人口世代務農,民風純樸卻單調,位在溪湖鎮東南隅,除了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外,就剩示範公墓,也是普遍公認的偏鄉,還好有葡萄產業,所以稍微受到關注,在地方政府有限資源分配下,在20多年前將部分公墓改建成全國第一座葡萄產業文化館,周遭環境因此獲得改善,但遺憾的是葡萄產業文化館並未帶來任何效益,最終成為了彰化地區有名的蚊子館,所以興建設施前的嚴謹評估以及事後經營管理計畫非常重要,至此地方政府想啟動媽厝社區的計畫宣告失敗!對比2022年逢甲建築協會小書屋團隊循公私協力模式,在媽厝社區最高學府媽厝國小的校地建造模擬溫室樣貌兼具極佳採光的特色書屋,不僅成為當地特色打卡景點,也成為媽厝社區學子的K書中心,更是在地居民爭相租借的活動場域,更獲得第四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銀級獎的肯定!
媽厝國小是南彰化唯一有游泳池的小學,在2019年成立水上運動校隊,當時全校人數不足百人,校隊成員就有40人,半數學生都在訓練游泳,時任校長曾俊堯校長擔心學生課業會落後,遂積極向逢甲建築協會提出計畫申請小書屋,供學生做課後輔導使用,並邀集社區士紳及學校家長一起討論凝聚共識,最後經過逢甲建築協會小書屋團隊審慎評估,決定在媽厝國小蓋第16號紫葡小書屋,由於紫葡小書屋外觀奇特亮眼,在溪湖地區造成不少話題,許多民眾特地前來參觀,也因此讓媽厝國小曝光度激增,也帶動許多學生跨區來就讀,紫葡小書屋在溪湖鎮未演先轟動。
2022年11月在各方期待與祝福下紫葡小書屋落成,擁有美輪美奐的硬體建築,免不了要加強軟體的使用,家長會便與博幼基金會接洽,在小書屋進行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讓學習弱勢者可以得到輔助,同時課業輔助對象擴及到社區內的國中生與高中生,課輔時間分成下午4:00~6:00的國小班,另有晚上7:00~9:00的國小班及國高中班,因此媽厝國小周邊變得活絡,鎮公所更因此在原本晚上伸手不見五指的鄉道加設路燈數支,自此媽厝社區到了晚上依然有很多人在小書屋附近活動,道路也變得燈火通明。紫葡小書屋已經悄悄的改變了媽厝社區的夜晚與作息。媽厝國小不僅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也重視學生的課業,家長也會主動幫忙當志工維持上課秩序。親師生共同營造良善的環境,讓更多家長決定讓子女跨區就讀,於是媽厝學生數從2021年近100位學生到2025年近160人,大幅成長逾5成。
紫葡小書屋點亮媽厝社區的夜晚。
紫葡小書屋還帶動媽厝社區的六級化產業發展,社區會不定時接單舉辦ESG農村深度旅遊,將一級生產及二級加工包裝推升到三級食農教育,讓遊客深刻體驗永續農業價值以及難忘的葡萄園晚宴。
帶動媽厝社區的六級化產業發展與食農教育。
逢甲大學善盡社會責任,造福偏鄉學子,活絡地方產業,就從種下每一座小書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