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幹部考試題中,出現了一個道題「調味茶(冷熱飲茶)將會流行多久?為什麼?」抽到的人不外乎是「…很久了…因為……我們生意不是很好嗎?」。
人最害怕不了解人生方向,選錯了行業,不了解是個人問題,選錯了是集體問題,就像上了船才發現根本沒有目標及上了破船,老熊疲憊,行之將沉,那真是悲哀。
我常慶幸自己,選對了二十世紀的服務業作為自己的方向,更選對了以茶為服務的目標,很多人會疑惑,茶這麼古老的產業,不是已是夕陽西下,日暮西少了嗎?它可能回春嗎?會回春多久?
我很喜歡談這個問題,我不但身體力行,印證這個行業,還從歷史觀點,預測它的未來,結論肯定是可大可久,這一套已經流傳許久的飲茶模式,只有成不成功的經營而無時間表的問題,因為未來是無人可能預測綿長。
中國人是用茶最久的民族,以五千年來統計,歷史學將人類飲茶方式分成五個階段:分別為芼茶時代、煮茶時代、抹茶時代、泡茶時代及調茶時代,芼茶時代最久,約有三千年,其餘約都六百餘年,調茶時代最少,若以一九八三開始算,不過幾十餘年。
芼茶就是什麼都加,煮成一鍋的飲茶法,之所以流傳那麼久,是因為方便自然,沒有章法的飲茶,其實,在今日仍流傳於偏遠地邊的少數民族。煮茶是從芼茶進化改良的,也是煮成一鍋,不過是火鍋,是清湯加點鹽而已,這就也可以流傳六百年,沒有流傳的原因是因為被較精緻好吃的「泡沫」抹茶取代了,煮的可以加鹽,泡的加點糖可行吧!當然可行,天太熱了,加點地窖藏的雪,可行吧?當然可行,這樣的喝法也喝六百年,而且還外傳東瀛,不過外傳的比較單純,他們比較省不加料,只喝單味的,可惜這種喝法被「暴政」給毀了,朱元璋是大老粗,不懂什麼叫精緻,自己不懂叫百姓也不懂,把茶葉給摘下,鍋子炒一炒就叫「茶」了,喝嘛!泡一泡水就好了,就喝泡出來的水,那叫茶湯,綠綠的、香香的,甘苦甘苦的,就像生活一樣,前半期人們用大水壺泡,發現喝的太脹,及後半期改用小茶壺,喝的濃喝的少,不過不管大壺小壺,都適合聊天,適和國情,也流傳了六百多年,即使是戰爭使茶產業停止進步,但卻沒使茶文化中斷,今日老一輩的海內外華人,都還使用壺泡茶。
假設,能把芼茶調味的方使自然,加上抹茶的四季皆宜,加上壺泡的適合聊天,是不是可以發展出一套流行五千年的飲茶法,新的調茶法,在短短的十年,能喝遍寶島,普及東南亞,並遠度重洋,在美加流行,你就知道,人類已從經驗中找到適合的飲茶方法,另一個五千年飲茶文化,剛開始而已。
多元化的生活模式,已進入二十世紀人類社會,多元化的飲茶法亦將流傳,除外重新出現另類思考,我們深信,這一套飲茶模式綜合了歷史中所有的優點,將會在飲茶的世界中流傳不歇。
選一處光影交錯的好位置,喝好茶就是簡單的事。
1983年以雪克器搖出世界第一杯泡沫紅茶。
1986年發明珍珠奶茶,1987年正式推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