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能學院
世界經濟與產業轉型研究中心的教學創新
後全球化時代的變局
2022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在媒體採訪中語出驚人:「全球化已死。」當時,新冠疫情的封鎖措施與俄烏戰爭的爆發,引發了社會對「逆全球化」的廣泛討論,憂慮自由貿易的退潮。時至今日,學術界對此已有了新的視角。數據顯示,全球貿易的連結與依賴實際上不減反增,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正迎來「後全球化時代」(post-globaliztion)。在這一時代,全球緊密互動依然是基礎,但地緣政治帶來的新變數正重塑區域經濟的格局。
如今川普再度當選,貿易政策動盪加劇,企業風險升高。在此變局下,科技與商業模式須迅速應對,人文素養亦變得關鍵。大學教育需超越學科界限,以創新與國際視野培養人才。對台灣企業而言,全球布局需要具備跨域與文化洞察力的生力軍,而大學正是培養這類人才的關鍵基地。
美國選舉開票當日,高承恕董事長與同學分析講解選情。
世界經濟論壇—置身事內談新局,春江水暖鴨先知
為了培養逢甲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創能學院世界經濟與產業轉型研究中心特別開設榮譽課程「世界經濟論壇」。課程由高承恕董事長、魏國彥講座教授、林滿靜執行長和葉守禮主任領銜授課,精心甄選來自全校各科系、學習動機強烈的同學參與。課程採用跨領域學習模式,學生組成小組進行深入討論與報告,並在老師的密集授課下,在充滿新觀點與新元素的學習環境中,開拓視野,充實年輕人的心胸。
本學期課程副標題十分別具一格——「置身事內談新局,春江水暖鴨先知」,緊扣美國總統大選議題。課程從9月開學開始,涵蓋了從選舉初期的動態,到11月川普勝選後世界局勢的變化。尤其是11月5日的課程,正值美國總統投票日,學生們分享了對選舉結果的預測與觀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川普的再一次勝選揭示了美國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深刻變化,也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雖然課程無法預測未來,但提供了學生更加深入的背景知識,並培養他們以客觀角度評估國際局勢的能力。
世界經濟論壇—置身事內談新局,春江水暖鴨先知課程期末成果發表大合照。
世界經濟論壇(英語課程)—— 時事與生活
不僅如此,榮譽課程「世界經濟論壇」還進一步衍生出專為進階學生設計的英語課程,由高承恕董事長與林滿靜執行長親自授課。此課程的學生皆為修習過「世界經濟論壇」的優秀學員,在已具備基礎國際經濟知識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與全球視野。課程精選《Financial Times》、《The Economist》、《Bloomberg Businessweek》與《Fortune》等世界頂尖商業刊物作為主要教材,帶領學生深入研讀高品質的國際報導。學生不僅學習掌握最新的國際經濟趨勢,還透過報導內容拓展對歷史、地理與多元文化的理解。
世界經濟論壇(英語課程)── 時事與生活上課花絮。
世界經濟:台灣社會與產業專題
修習創能學院世界經濟與產業轉型研究中心課程的學生,普遍培養了自信與自主學習能力。今年,他們更主動申請通識中心自主課程「世界經濟:台灣社會與產業專題」,以讀書會形式研讀陳添枝教授的《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1990~2020》,並從不同學科視角探討台灣經濟與產業發展趨勢。透過不同學科背景的視角,他們深入討論了近年來台灣經濟環境與產業發展的趨勢。
在獲得豐碩收穫後,同學們進一步展開了獨立研究,利用政府公開數據,分析台灣的國際貿易、資通訊產業、傳統產業及農業產業的最新變化。他們還針對美中貿易戰與人工智慧浪潮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進行了深度探討。
這些課程帶給學生的,不僅是靜態的知識,更是後全球化時代不可或缺的能力——包括活躍的好奇心、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團隊協作的素養。面對全球經濟重組與產業快速變革的挑戰,大學教育也必須積極應對,為學生提供跨學科的學習平台與實踐機會,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創新思維的人才,才能讓他們在複雜多變的未來中游刃有餘,成為引領時代的中堅力量。